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6
2014年06月23日 10:16
2014年06月23日 10:16
2014年06月23日 10:16
2014年06月23日 10:16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8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9
2014年06月23日 10:17
6月21日,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,北京市门头沟区体育局、斋堂镇政府承办,京华时报等单位协办的2014“挑战8小时”慈善徒步越野赛,在门头沟区斋堂镇开赛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徒步爱好者为爱徒步,以行走的力量践行公益。
截至目前,本次活动筹款数额已达35万元,所筹善款将用于在偏远地区乡村小学援建“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”,帮助乡村小学改善体育设施。据主办方介绍,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,参赛者参加完当天活动后,可继续为乡村孩子筹款,筹款截至7月21日。
自主参与者激增
参与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,通过行走的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爱心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正开展不同规模的慈善徒步活动,但在内地,这还是一个新鲜的公益产品。据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介绍,在香港,徒步已成为健身和公益相结合的文化,已成为市民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,比如香港乐施毅行者等,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劝募。挑战8小时’正是借鉴香港公益组织做出的尝试。”
据介绍,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步行筹款活动“挑战8小时”,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,今年举办的第三届,依旧秉承将户外徒步运动和公益劝募相结合的理念,倡导社会公众在挑战自我体能的同时,为公益项目筹集善款,用完成赛事的毅力和坚持,感染身边的人支持参与公益。
让涂猛兴奋的是,本届比赛市民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。“前两届,我们不仅要拉自己的朋友和熟人参与,还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参加,参加完后做分享,而今年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往年,不用跟机构员工动员,市民报名就很踊跃。”
无劝募习惯制约“挑8”
涂猛说,本届比赛从报名人数、认同感、参与热情方面正逐渐提高,连续三年参加的“铁粉”有很多。
对于筹款规模和目标,中国青基会副秘书长姚文坦言,尚未达到理想状态,与国外还有差距,毕竟从文化、习惯和参与方式上,很多人并不是一下子能接受的。
在姚文的印象中,一位老人已连续三届自行捐款报名参赛了。但当被问及为何不向身边人进行劝募时,老人却说不习惯开口跟人要钱。
“在中国,跟人开口要钱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。”姚文说,尽管在开赛前,基金会也通过微博、微信、分享会等方式向参赛者介绍筹款技巧等内容,“但毕竟不是告诉他一个好的方法,他就敢去做的。其实,亲戚朋友找你筹钱,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播和感情沟通方式,但一个习惯的形成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。”
但姚文对此表示乐观,这种方式正被更多的人认同,这种文化正在慢慢形成合力,“我们希望不是你在说话我来行动,而是一起参与。”
草根NGO间接获公募资格
与其他徒步筹款比赛不同,此次“挑战8小时”作为一个开放平台,还为民间NGO搭台提供一个展示和筹款的渠道。
“很多NGO可以通过‘挑8’,自行设定捐款目标,为自己的项目进行筹款宣传。”涂猛说,今年,有将近10家NGO组队报名参赛。
来自莲花爱心基金的20多名志愿者是第一次参加比赛。“开始很多人不理解做公益干吗还要运动,我们就跟他们说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身体,更可以通过行走的方式宣传基金的项目。”发起人蔡鹏说。
在比赛前,他们就开始在线上线下进行筹款,一名杭州的成员无法到场参赛,特意捐了14万元。此次筹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四川凉山州的贫困孩子继续上学。活动当天,蔡鹏的女儿刚刚出生11天,他特意将女儿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胸前,“我要带着女儿一起为爱奔跑,希望她将来也能对社会有所担当。”
对于是否担心为NGO搭台会减少自己筹款额的问题,姚文坦言,活动的一部分功能就是做独立的公益展示平台,捐赠人捐钱是跟着项目走,这就要看谁的项目更有影响力,“我们愿意更多NGO一起合作,人多力量大,这样不是更好。”
现场花絮
年纪最小的“老徒步爱好者”
看到单位贴出“挑8”的活动介绍,吴继华带着妻子和儿子立刻报了名。儿子吴涳不到2岁,但已经是“老徒步爱好者”了。平时,吴继华经常带着儿子到郊外走路,每次出去,吴继华都会背上专用的儿童座椅,孩子一旦走累了,就会坐在座椅上背一段,然后再下来走一段。
通过这种方式,小吴涳已经走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,两周前,还跟着爸爸妈妈登顶泰山。“孩子也非常喜欢行走,有时候,我背一阵,孩子就闹着下来自己走。”
活动当天,吴继华一家人报名参加了10公里亲子路线,吴涳独立走了500多米后,才被爸爸背起来,在5公里处,吴涳休息后又要自己走。吴继华说,虽然经常参加户外徒步,但这种公益性质的徒步还是第一次。得知是为孩子们捐建体育设施后,一家人每人捐出了500元。
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,让他体会到公益的意义,吴继华将孩子从出生到周岁的所有红包都攒起来,以孩子的名字建了家庭基金,“等他长大后,把这些钱捐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”
设计劝募海报募得4400元
“奇点WOW”是一支由四名设计师组成的团队,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报名参赛了。比赛当天,他们用时3时44分获得了团队30公里组三等奖的好成绩。
回想起第一次参赛,一位女队员说,他们是自掏腰包达到捐款额后参赛的,并没有向周围人劝募,“不好意思开口跟人要钱。”
而在此次参赛前,团队就募款环节提前做了功课,不仅学习劝募技巧,还借助自己的特长,精心设计了劝募海报,在微博、朋友圈向朋友、同事发起募捐。海报上,四位小伙伴对“挑战8小时”的赛道、组别、筹款等信息进行了介绍。一周时间里就募集捐款24笔,共计4400元,超出最低限额1200元。
“要想说服别人,首先要说服自己”,谈及募捐心得,一位队员说,自信、认真和掌握一些小技巧都是很必要的,“比如捐款页面要使用正面、阳光头像,并设定捐款标准等,对于取得募捐成功也是不可缺少的。”(京华时报)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通行证注册 | 产品答疑
Copyright © 1996-2025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